胡小勇

副教授

邮箱:huxiaoyong@whu.edu.cn

研究方向:社会与人格心理;行为与健康心理


姓名: 胡小勇

性别: 男

职称: 副教授

办公室:


简介

胡小勇,sunbet游戏官网心理学系副教授。2014年博士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2015年赴美国美国密苏里大学(University of Missouri)访学;2016年7月至2024年4月在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工作,并于2018年6月被评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全国博士后面上基金一等资助、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14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21项;出版专著一部,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格心理学》教材一部;在SSCI/SCI/EI/CSSCI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同行评议论文60余篇。现任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积极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科协“绿平台”创新资源共享平台专家库专家;《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心理学学科人格心理学分支编委,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 Review,《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行为与研究》等期刊审稿专家等职;并评为重庆市2021年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并且是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人格心理学》课程团队成员(2023)。


主要科研论文

Jilong Yang, Yue Zhao, Yuexin Ji, Jiaxin Ma, Lanyu Li & Xiaoyong Hu*. (2023).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Self-Affirmation Intervention on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Promising Impacts on Students from Migrant Hukou Status,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Behavior Management, 16, 3607-3621, DOI: 10.2147/PRBM.S419112

Li, B., Yu, W., Hu, X*. & Jin, L*. (2023). The impact of subjective social class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examining the mediating roles of perceived scarcity and sense of control. Current Psychology, 1–12. https://doi.org/10.1007/s12144-023-05338-x

Wang, Y., Yang, C., Zhang, Y., & Hu, X*. (2021).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Prosocial Behavior: The Mediating Roles of Community Identity and Perceived Contro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8(19), 10308. https://doi.org/10.3390/ijerph181910308

Hu X, Wang T, Huang D, Wang Y, Li Q. (2021). Impact of social class on health: The mediating role of health self-management. PLoS ONE ,16(7): e0254692.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54692

Wang, Z., Hu, X. Y. *, & Guo, Y. Y. (2013). Goal content and goal contexts: Experiments with Chinese students.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81(1), 105–122. doi: 10.1080/00220973.2012.678407.

https://doi.org/10.1080/00220973.2012.678407

Gao, Y., Ao, H., Hu, X., Wang, X., Huang, D., Huang, W., Han, Y., Zhou, C., He, L., Lei, X., & Gao, X. (2022). Social media exposure during COVID-19 lockdowns could lead to emotional overeating via anxiety: The moderating role of neuroticism. Applied Psychology: Health and Well-Being,14(1)64-80. https://doi.org/10.1111/aphw.12291(2022-02-01)

Wang, Y. , Yang, C. , Hu, X. , & Chen, H. . (2021). Community identity as a mediator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altruistic behaviour in chinese residents. 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1, 26-38. https://doi.org/10.1002/casp.2476

Leng, X., Han, J., Zheng, Y., Hu, X., & Chen, H. (2020).The Role of a “Happy Personality” in the Relationship of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 and Domain-Specific Satisfaction in China. Applied Research in Quality of Life, 16,1733-1751. https://doi.org/10.1007/s11482-020-09839-w

Wang, Y., Yang, C., Hu, X., & Chen, H. (2020).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Community Identity betwee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Sense of Gain in Chinese Adul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7(5), 1553. https://doi.org/10.3390/ijerph17051553

Wang, Y., Hu, X., & Yang, C. (2023). The mediating role of community identity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lass and life satisfaction: Evidence from Chinese community residents.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https://doi.org/10.1177/13591053231206675

冀月欣, 刘畅, 赵越, 王笛新, 胡小勇*. (2024). 成长心态效应的异质性及边界条件. 心理科学进展 , 32(3), 514-526.

胡小勇, 李穆峰, 王笛新, 喻丰.(2024).人工智能决策的道德缺失效应及其机制, 科学通报,69(11), 1406 – 1416.

赵越, 胡小勇*, 马佳馨.(2023). 敬畏的亲社会效应:小我与真我的作用.心理科学进展,31 (11): 2171-2182.

包诗钺, 张靖, 冀月欣, 胡小勇*.(2023).社会本质主义对偏见的影响及其机制。心理科学进展,31(6):1068-1077.

胡小勇,李兰玉,杜棠艳,王甜甜,杨静.(2022).转移-坚持”对低阶层健康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30(9):2088-2099.

胡小勇,杜棠艳,李兰玉,王甜甜.(2022).低社会经济地位影响自我调节的神经机制.心理科学进展,30(10):2278-2290.

杜棠艳,胡小勇*,杨静,李兰玉,王甜甜.(2022).低社会经济地位与跨期决策:威胁视角下的心理转变机制.心理科学进展,30(8):1894-1904.

胡小勇,杨沈龙,钟琪,喻丰,陈红.(2019).社会阶层与健康的关系:“社会—生理—心理”机制.科学通报, 64(2):194-205. 2019-0120.

胡小勇,徐步霄,杨沈龙,郭永玉. (2019).心理贫困:概念、表现及其干预.理科学,42(5):1224-1229.

胡小勇,郭永玉,王纪念.(2018).目标—诱惑的非对称性效应与自我调节.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6(04):684-687+693.

胡小勇, 郭永玉, 王艳丽, 陈红 .(2018).目标内容对考试焦虑和测验成绩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6(2):226-229.

胡小勇, 郭永玉, 李静, 杨沈龙.(2016). 社会公平感对不同阶层目标达成的影响及其过程. 心理学报, 48(3): 271-289.

小勇,李静,芦学璋,郭永玉.(2014). 社会阶层的心理学研究: 社会认知的视角. 心理科学, 37(6):1509-1517.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06, 80-90.

胡小勇, 周西堉, 郭永玉. (2015). 关系自我中也存在自我证实动机吗?——来自表征激活与启动的实验考察.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3(4),42-45.

郭永玉, 胡小勇. (2015). 个人幸福·社会公平·世界和平——心理学家的人文情怀.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 55-64.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 10, 3-12.

胡小勇, 郭永玉. (2014). 低阶层者该如何实现其中国梦——基于目标心理学的实证考察(调研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 (内部文稿)47(5): 122-131.

胡小勇, 车璐, 郭永玉. (2013). 依恋类型在重要他人影响目标追求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心理与行为研究, 11(5):679-684.

胡小勇,郭永玉.(2013).执行意向对目标达成的促进及其作用过程.心理科学进展, 21 (2): 282-289.

胡小勇,郭永玉.(2009).自主-受控动机效应及应用.心理科学进展,17 (1): 197-203.

胡小勇,郭永玉.(2008).目标内容效应及其心理机制.心理科学进展,16 (5): 826-832.

王艳丽, 胡小勇, 王康. (2023). 居民社会阶层和主观幸福感:社区认同和控制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31(4), 1003-1006+1012.

蒋欣桐, 陈红, 胡小勇, 冷血晨, 宋诗情, 王艳丽.(2021).亲密关系付出感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9(4):708-711.

杨超, 陈红, 胡小勇, 王艳丽, 罗一君.(2022).不同社区责任感水平的居民对利他信息内隐认知加工的差异.心理科学,45(2),402-408.

杨沈龙,喻丰,胡小勇,郭永玉.(2020).心理学研究中社会阶层的操作化界定及其衍生问题.心理科学,(2): 505-511.

李小新, 任志宏, 胡小勇, 郭永玉. (2019). 低家庭社会阶层大学生为何更容易社交焦虑?——心理社会资源和拒绝敏感性的多重中介作用. 心理科学, 42(06), 1354-1360.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 (5):46-53.

陈红, 张欢, 胡小勇. (2019). 牺牲对关系满意度的影响及其机制.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5(03), 101-107+192.

杨超, 陈红, 胡小勇, 王艳丽. (2019). 中国居民社区责任感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 242-245.

王艳丽, 陈红, 杨超, 胡小勇. (2019). 社区认同:心理学视角下的前因后果.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7(6),1287-1290.

郑莹灿, 肖子伦, 陈红, 胡小勇, 周欣. (2018). 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在自我建构中的层级关系. 心理科学, 41(06), 125-131.

郑莹灿, 陈红, 胡媛艳, 胡小勇, 周一舟. (2017). 三重自我建构的神经基础. 心理科学(06), 186-192.

郭永玉, 杨沈龙, 胡小勇. (2017). 理想天平与现实阶梯:心理学视角下的社会分层与公平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刊, 32(2), 117-127.

杨沈龙, 郭永玉, 胡小勇, 舒首立,李静. (2016). 低阶层者的系统合理化水平更高吗?——基于社会认知视角的考察. 心理学报, 48(11), 1467-1478.

李静, 曹琴, 胡小勇,郭永玉. (2016). 物质主义对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买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4(2), 338-340.

郭永玉,胡小勇. (2015). 特质、动机和叙事:人格研究的三种范式及其整合.心理科学, 6, 1489-1495.

郭永玉, 杨沈龙, 李静, 胡小勇. (2015). 社会阶层心理学视角下的公平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23 (8): 1299-1311.

陈继文, 郭永玉, 胡小勇. (2015). 教师自主支持与初中生的学习投入:家庭社会阶层与学生自主动机的影响. 心理发展与教育, 31(2): 180-187.

李小新,郭永玉,芈静,胡小勇.(2014). 威胁敏感性的概念及测量:生理和认知两种取向. 心理科学进展,22(10): 1608-1615.

郭永玉, 李静, 胡小勇. (2012). 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刊 (心理学理论体系与方法论专辑), 27(12), 88-97.


主持的科研项目

2023.09.19-2026.12.30,行为决策助推低收入群体共同富裕的路径及策略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23XSH003)。

2017.01.01-2019.12.30,社会阶层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机制及干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批准号:71601083)。

2022.09.26-2025.12.30,共同富裕背景下低社会经济地位者跨期决策的心理机制及提升路径研,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22YJA190003)。

2013.05.20-2015.12.20,社会公正感对不同阶层目标追求的影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13YJC190007)。

2018.05.04-2019.11.20, 贫困阶层的稀缺心态与可持续性脱贫:效应、机制及干预。63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等资助(批准号:2018M631054)。

2021.09.17-2024.06.30,重庆农村低收入人口返贫风险与常态化帮扶研究。重庆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2021NDYB089)。

2017.01.20-2018.10.28,自我肯定对社会阶层影响的认知与神经机制,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批准号:2016BS107)。

2017.07.01-2020.06.30,健康的阶层差距及其机制研究。重庆市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研究专项一般项目(批准号:cstc2017jcyjAX0436)。

2017.10.18-2019.11.20,促进低阶层健康的心理机制及路径研究。重庆市博士后科研项目特别资助 (Xm2017160)。

2020.06.01-2022.12.30,农村贫困阶层心理贫困的形成机制及治理对策研究。2020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重点(招标)项目(SWU2009206)。

2016-2017, 社会认同威胁与自我肯定在社会阶层影响学业成就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批准号:SWU1609031)。

2017-2018, 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评价机制研究。西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批准号:2016JY074)。

2018-2019,在线课程建设——《青年心理》。西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

2013-2014,社会不公与自我调节对低阶层者目标追求的影响。华中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研究生)项目(批准号:2013YBYB13)。


教学成果

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人格心理学》线下一流课程(编号:2023231671),(3/4)。

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2021-2022年度心理学教指委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心理学本科教学综合改革20221017),20220701-20240631,(3/4)。

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人格心理学》线下一流课程(2022-2-064),202201,(3/4)。

重庆市2021年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证书编号:2021-015)。

《 “SPOC+翻转课堂+全过程考核”混合教学案例——以青年心理学课程建设为例》获2019年度高校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优秀示范案例。

指导本科生(邓雨婷,包诗钺)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稀缺心态对脆弱脱贫者自我发展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与干预研究.2021.

指导研究生(李兰玉)获得“重庆市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转换-坚持”策略保护低阶层健康的机制研究(CYS22169),2022.07-2023.05.


社会服务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心理学学科人格心理学分支编委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心理学会积极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中国科协“绿平台”创新资源共享平台专家库专家

重庆心理学会副秘书长;

《中国心理学前沿》期刊编委

担任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 Review,《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行为与研究》、《应用心理学》等期刊审稿专家